近日,记者从县经信局获悉,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,但泵阀产业依然保持逆势上涨态势,1-12月泵阀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08.96亿元,是四大支柱产业中首个实现增速转正的产业。据2020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综合评估报告显示,我县综合评价指数为100.7,泵阀行业改造提升取得积极成效。
连续多年保持20%增长
泵阀作为我县第一大支柱产业,2019年总产值达292亿元,连续多年保持20%左右增长速度。一直以来,我县高度重视泵阀产业发展,全力推进泵阀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,先后制订出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专项行动、新动能培育三年行动计划、泵阀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实施方案等,推出扶工兴贸新政36条、降本减负新政58条、企业上市20条、科技新8条、智能化改造新10条、人才新政50条等经济转型政策“组合拳”。
同时,财政、要素保障、税收等方面加大对泵阀产业的倾斜力度,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改等工作进行奖补。近三年累计发放奖补资金5.79亿元,其中企业打造数字车间(工厂)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,有效解决了企业技改怕投入、怕损失的问题。同时,在土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,优先保障工业企业供地需求,近3年工业供用地2150多亩。
打造转型升级新高地
2018年,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《泵阀轴承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(2018-2022年)》,我县泵阀制造业列入省级改造提升试点。
为做强改造提升主体,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、发展阶段和规模,实施“121”企业培育工程,即10家龙头企业、20家重点企业、100家小微企业,分层次推进泵阀行业改造提升工作。加快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,其中Z6·尊龙凯时阀门已报辅导,预计2021年二季度报会上市。
“着力发挥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的主体作用,引导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。目前,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6家,建成国家级阀门质检中心等创新平台8个、特种泵阀产业基地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(超达、宣达、特种泵阀产业基地)。”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,我县还积极引导泵阀企业通过“标准化+”掌握行业话语权,全面加强与全国阀标委的对接,成功争取中国第一个阀门行业国际标准起草权,成功举办两届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会。
而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上,一方面通过建设珠岙流程装备产业园、罗浮流程装备产业园、塘头精密铸造产业园等一批小微园,为有潜力的系统流程装备企业落实发展空间,预计可入驻系统流程装备企业50家以上;另一方面以创建省级系统流程装备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引领,加快推进系统流程装备高端装备制造区、产业提升区、服务集聚区建设。
激发转型升级源动力
坚持数字产业化,产业数字化发展方向,通过实施“3+4”智能技改模式,推动泵阀企业转型升级,解决企业“不想改”“不敢改”“不会改”的问题。
“3”就是政府、企业、科研单位三方合作,强化行业型、企业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,加大共性技术攻关力度。特别是与华为、浙大联合组建了全国首家NB-IoT智能泵阀联合创新实验室(核心团队有工业自动化专家孙优贤院士、国千人才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总裁高腾博士),并成功研发智能制造云平台和智能服务云平台。一期30家泵阀试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0%以上,售后服务成本降低15%以上。“4”就是按照投入和应用范围的大小,梳理了“部分环节、生产线、数字车间、智能工厂”四种技改模式,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“看单点菜”,有选择地实施技改,逐步形成“燎原之势”。
在部分环节技改方面,纽顿流体对检测环节进行技改,用工从“一台一人”缩减到“一组一人”,减少80%以上;在生产线技改方面,浙江麦得机器实施的加油机配件生产线改造,用工可减少70%,效率提升50%以上;在数字车间技改方面,球豹阀门购置60余台套先进设备打造的智能化生产车间,生产效率提高了40%;在智能工厂技改方面,凯泉集团将原有设备全部淘汰,投资1亿多元打造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能工厂,运营成本降低30%,生产周期缩短40%以上。目前,创建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2家。